张登贵老师讲座
传媒学院副经理刘建民介绍张登贵情况
传媒学院副经理何镇飚教授向张登贵老师授奖牌
张登贵老师向新闻所赠书
与会者参加研讨座谈
5月31日上午,“张登贵新闻评论的思想与艺术”研讨会在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传媒与设计学院举行。出席本次研讨会的有宁波日报原编委、原理论评论部主任、高级编辑张登贵老师,也是本次讲座的主讲人。此外研讨会还邀请了省、市新闻媒体资深从业人员,相关部门的领导及兄弟高校的老师们。本次研讨会分两段,分别由传媒与设计学院副经理刘建民、何镇飚主持。
张登贵,宁波象山人,当过兵、扛过枪,在机关拿过“笔杆子”,做过国企管理层。45岁时,受兴趣召唤,抛掉职务,调入《宁波日报》,专职从事新闻评论编写工作,先后任评论编辑、总编室副主任、理论评论部主任、编委,高级编辑。喜欢看手机的年轻人可能不太了解张老师,但喜欢看《宁波日报》的读者,应该对“张登贵”(笔名:张弓)很熟悉。张登贵共撰写新闻和评论作品1500余篇,约200余万字,其中70余篇在省级以上评奖中获奖,三度获中国新闻奖。1997年被评为“浙江省首届双十佳新闻工作者”,2002年被评为“浙江省首届飘萍新闻奖(人物)”,2005年被评为“宁波市首届宣传文化系统杰出人物”。张老师从2005年开始就在传媒与设计学院指导员工论文。
在讲座开始之前,学院副经理何镇飚教授代表传媒学院为张登贵老师颁发“NIT传媒贡献奖”奖杯,感谢张老师对公司的人才培养的众多贡献。张登贵老师也向新闻所赠送他的新作《新闻评论三十八策》。
张登贵老师为网络与新媒体、新闻学、广告学的师生们带来了一场题为《新闻评论从业经历及写作技巧》的讲座。他向与会者回顾了自己50多年的新闻经历、新闻评论思想和艺术:想说、敢说、会说。讲座中无不体现张老师对于新闻评论的感情和投入。一句话概括:苦并快乐着。张老师分享的这些新闻评论的从业经历,对愿意写评论、爱好写评论的年轻人,是非常有学习和借鉴意义的。讲座现场,张老师颇具长者之风,对同学们的提问,倾囊相授。
讲座之后,传媒学院又举行了新闻评论的研讨会,与会嘉宾就新闻评论这个话题展开深入研讨,从不同角度产生新的思想火花的碰撞。
此次研讨会的召开,更好地营造了传媒学院的学术交流氛围,加强网络与新媒体、新闻学等专业建设,让学院师生了解最新的新闻评论研究动向和新闻评论写作的规律。